潘文淵先生簡介
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推手 潘文淵(1912~1995)
潘文淵博士一生沒有領過台灣的薪水、沒有受過台灣的教育、沒有在台灣定居,卻以滿腔愛國的熱忱,替台灣寫下第一份發展IC技術的計畫書。之後,為了落實這計畫,他提早從RCA普林斯頓實驗室總監的工作退休,轉而在台美兩地奔走,傾全力讓IC技術在台灣生根。由潘文淵領導的美國技術顧問委員會,從台灣決定發展IC技術開始,一直為工業技術研究院的科技研發方向和進度,提出真誠、準確的指引。在TAC期間,潘文淵先後輔助王兆振、方賢齊、張忠謀、林垂宙、史欽泰等五位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,以及康寶煌、胡定華、史欽泰、章青駒、鄭瑞雨等電子所、電通所所長。
潘文淵與費驊共同創辦,兩年一度、獲悉美國最新科技發展和趨勢訊息的「近代工程技術研討會」,在1960年代到80年代,是台灣工程師們爭相參加的尖端技術研討會之ㄧ。
潘夫人眼中的潘文淵
潘文淵有著謙謙君子的特質,總是把功勞歸給別人,也甚少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。我們只有從潘夫人在1978年寫的一篇短文裡,窺得潘氏夫婦為早期台灣IC產業奔走的奉獻情操:
「多年來,文淵經常與我討論『如何幫助他所愛的祖國』,在他尚未老到無法做任何事之前,顯然這是他最大的心願。在1975年早期,工業技術研究院的積體電路計畫正在進行,文淵花了許多心力協助。這多少影響到我們家庭,於是我們做了一次家庭討論。文淵希望立即放棄自己在RCA的管理職位、提早退休,其次是我必須配合文淵經常得飛回台灣,放棄在紐澤西州永久任教之資格。那時侯,我已教了十八年的書,工作的安全感與高薪讓我難以割捨,再加上財務上驟然的龐大損失,讓我難以同意他的一腔熱血。後來,我們做了更多的討論,我終於同意國家第一,個人幸福第二。我是女性,而女性應與男性擔負同樣的責任。積體電路計畫對台灣工業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,它可以讓台灣電子工業由勞力密集轉向技術密集。對我們潘家而言,這是一個能為祖國經濟繁榮貢獻心力的機會。了解文淵如我,相信他一定能夠披荊斬棘讓計畫成功,因為他過去營運的計畫從未失敗過。而且,他是多麼需要家人的體貼與支持。所以,我終於投降了。儘管有如此的犧牲,但我還是很高興得知工業技術研究院已有成功的數位產品問世。像吉普賽人般的兩地奔波,令我痛苦,但如今回想一切都是值得的。」
有了夫人的全力支持,潘文淵全力為台灣穿針引線,釐訂策略。他充分運用個人在美國工業界的關係,並發揮他領導科技研究的經驗及天賦,先後領導達百餘人的TAC團隊,為台灣電子工業發展的奇蹟,做了不少開路奠基的工夫。潘文淵於1995年1月3日在美病逝,享年八十三歲。為了感念這位恩人,當年赴RCA受訓的IC產業名人,共同發起成立「潘文淵文教基金會」,藉以延續潘公的遺風,為後起之秀,提供發展的機會。潘太太是位偉大的女性。她在短文中提到女權運動的精神:女性應與男性共同擔當責任。大多數人對女性擔當責任的解讀是「女性經濟獨立」。但潘太太擔當的方式,卻是放棄做個樂在工作的女人。她更進一步,或乍看之下是退一大步,全力支持自己的先生,讓潘家一同奉獻國家。